炼丹术:唐太宗因之而死 至欧洲变“化学”(图)
2009年10月07日 13:18北京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核心提示:强盛的唐帝国势力达至葱岭一带,与西亚地区的贸易往来空前繁荣,源源涌进的波斯物产对炼丹术在唐代达至极盛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繁荣的文化交流又促使中国的炼丹术逆向传入波斯和阿拉伯地区。这时的波斯已经伊斯兰化,伊斯兰教没有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观念,因此炼丹术在该地区成为炼金术——对金的崇拜使人们想把其他金属皆变作黄金。其实,炼金也是中国一些炼丹家们的目的。据中国学者曹元宇教授考证,阿拉伯语的炼金术(kimiyā,波斯语也用该词)一词正是源自汉语泉州方言“金液”的发音kim-ya,而炼金术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之后发展为现代化学,chemistry 一词又是源自kimiyā。多么奇妙的环环相扣! 

光明砂,何家村出土的唐代服食炼丹药材

鎏金舞马银壶,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服食炼丹器具

修事云母图,选自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云母是炼丹的重要材料

丝绸之路上,来自异域的货物源源不断,其中有一些波斯的物产,极受炼丹家们青睐。那神秘的中国古代炼丹术,和波斯、阿拉伯地区有多大关系呢?

丝绸之路为炼丹家们带来了异域的矿物、植物和香料

中国的炼丹术,源自远古时期人们对长生不死的向往,战国时期方术盛行,一些方士认为只有金石之类的不朽之物方能成就人的不死之身,用金石炼丹由此肇始。东汉末年随着道教的产生,炼丹术与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修炼实践相结合,日趋兴盛。炼丹服药之所以在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蔚然成风,与当时对道教的推崇密切相关,这一点广为人知。然而,丝绸之路的开通对炼丹服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国内学界对此则鲜见言及。

代代炼仙丹,却不见食了仙丹长生不老之人,倒有不少吃下仙丹便速死之人。然而,炼丹家们坚信仙丹是可以炼成的,只是没有找对炼就仙丹的原料而已。于是,炼丹家们对奇异原材料孜孜以求。丝绸之路开通后,亚洲西部地区(西域、中亚、波斯、印度、阿拉伯)出产,中原地区没有或尚未发现的一些矿物、植物和香料纷至沓来。

据《魏书·西域传》记载:“波斯国都宿利城……出金、银、 石、珊瑚、琥珀、车渠、马脑(玛瑙),多大真珠(珍珠)、颇梨(玻璃)、琉璃、水精(水晶)、瑟瑟、金刚、火齐、镔铁、铜、锡、朱砂、水银……及熏陆、郁金、苏合、青木等香……盐绿、雌黄等物。”这些波斯物产被后代史书反复提及,一些新的物产也不断被补充进去。其中的矿物和香料便成了炼丹家们争相用来做实验的原料(香料一般用作辅料)。由于当时波斯萨珊王朝(224年-651年)称霸亚洲西部,掌控丝绸之路西端,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一时间波斯物产在中原地区大行其道,纷纷用来入药炼丹。

炼丹家们只要有财力弄到品质好的进口货,一般就不用本地产品

炼丹的主要原料有五金八石三黄之说,五金为金、银、铜、铁、锡;三黄为硫磺、雄黄、雌黄;八石各说不一,一般指朱砂、矾石、硝石、云母、石英、石钟乳、赤石脂、黄丹。此外,水银和铅也是炼丹主料。这些原料,中原大地本也富有,一直为炼丹家们所采用。但波斯货一进来,炼丹家们似乎就有点崇洋媚外了。比如石硫磺(即硫磺),《本草纲目》(卷11)记载唐李珣言:“石硫黄,生昆仑国及波斯国西方明之境,颗块莹净,不夹石者良。蜀中雅州(今四川雅安)亦出之,光腻甚好,功力不及舶上来者。”可见蜀中土产,尽管光泽甚佳,但入药后的效力仍不及进口货。在炼丹家眼中,中原的石英在品质上也无法和从波斯进口的高纯度石英(水晶)相媲美,连金银屑也以波斯所产为佳。因此,炼丹家们只要有财力弄到品质好的进口货,一般就不用本地产品。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穆宏燕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