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康熙南巡图》?

原标题:如何看懂《康熙南巡图》?

清初,曾有一个画卷,展现了杭州钱塘江边到绍兴大禹陵沿途的美景。这就是清初著名画家王翚带领弟子和众多宫廷画家共同完成的《康熙南巡图》第九卷。《康熙南巡图》是表现康熙皇帝1689年第二次南巡盛况的历史图卷,共十二卷。其中第九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67.8厘米,横2227.5厘米。包首题签:“康熙南巡图第九卷,渡钱塘江抵绍兴府,躬祀禹陵。”

作为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大禹,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间,大禹陵就被钦定为全国该祭的36座王陵之一。康熙此次南巡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视察黄淮水患治理工程,以祭拜治水英雄大禹为巡视的南行终点,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将此盛事绘之以图,正可体现康熙“较念河堤安澜,奏绩地平天成之功,直追神禹”的功绩。康熙出现在禹陵前,“万姓夹道欢扑”,尽现“祀神勤民之至意”。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10月20日专题《看画儿》的B06-B07。

B01 「主题」看画儿

B02-B03「主题」面壁:公主的眼泪

B04-B05「主题」观山:早春山水,别有风景

B06-B07「主题」巡游:康熙帝的南巡盛况

撰文|吕晓

展卷入眼

画卷从宽阔的钱塘江开始描绘,正值初春,江岸垂柳吐绿,江水浩荡,风平浪静,南巡队伍的五艘雕梁画栋的御舟在数十艘大小船只的簇拥下,驶抵钱塘江南岸。由于钱塘江水道不断北移收缩,南岸泥沙沉积,近岸处江水较浅,小舟落帆可靠岸,吃水较深的大船只能停泊在近岸处,再将船中物品经民夫肩扛手抬,或由牛车拉上岸,随行人员也由当地民夫涉水背上岸,马匹则被驱赶着涉水上岸。人马上岸后,再进行集中整理。有趣的是,岸边还立有不少石桩,供落轿歇息之用。(图1)

上岸前行,出现一座城门,门洞结彩,上书“西兴关”。进入城关后就是码头,码头上人头攒动,河中停靠着许多货船,沿河是一个坊肆栉比的古镇,商旅云集,士民络绎,市容繁华,岸边一间民居上书“西兴驿”。西兴的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在此筑城拒吴,时称“固陵”。六朝时称“西陵”。吴越王钱镠以“陵”非吉语,改“西陵”为“西兴”至今。明清时,西兴属绍兴府萧山县管辖,民国仍之。

新中国成立后,萧山县划归杭州市,西兴亦属杭州,但是无论语言还是建筑,较之杭州,更近于绍兴。(图2)

太平乐事

经过一座优美的三孔石桥后,行人渐稀,复又进入一集镇,这便是柯桥镇。柯桥又名“笛里”,据传东汉大文豪蔡邕游经此地,于柯亭椽竹为笛,创制名闻天下的“柯亭笛”,故名之。三国时,始为草市,宋为驿站,至明“开市”,成为浙东重镇,清设巡检署。宣统二年建镇,名柯镇。柯桥古镇是绍兴县的第一大镇,也是浙江屈指可数的著名水乡集镇之一,因其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素有“金柯桥”之美称。

进入柯桥镇,运河中舟楫穿梭,桥上人来人往,街市摩肩接踵,岸上客商与小船互动交易,酒肆米行林立。运河上出现了一座高耸的三孔石桥,人们向桥头聚拢,原来,桥头有一座戏台,正上演社戏。古时“社”指土地神或祀神之所,农村在春秋两季祭祀土地神所演的戏称社戏,用以求神祈福,绍兴水乡社戏的特点是社、祭、戏相统一,一般在庙台或野台演出。鲁迅先生曾回忆过儿时在家乡鲁镇看过的“社戏”。《南巡图》中的社戏戏台似乎也是临时用竹席搭建的,从台上演员的装扮来看,演出的很可能是《单刀会》。画中的人物虽小,但仍能分辨出赤脸绿袍者为关羽,躬身作揖者为鲁肃,后台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社戏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乡民,细数不下300人,这大概是第九卷人群最稠密之处。人们密密匝匝地围在戏台前,后排的人干脆站在高凳上,还有人搬着椅子赶来,连桥上和船上之人都伸颈眺望,画中人物虽仅寸余,但动态神情仍可分辨,成为画卷的第一个高潮。(图5)

西兴是浙东古运河的起源之地,西兴码头是沟通钱塘江与浙东运河,南来北往的中转码头和运输枢纽。明清时期,浙东运河与钱塘江之间无法直接行船通航,西兴驿出现了大量专门负责货物、人员转运工作的“过塘行”。清代鼎盛时,西兴的过塘行达72家之多,每家有专门的转运货物类型,如茶叶、烟叶、药材、棉花绸缎等等。画卷中西兴的店铺多以二层楼屋为主,足见此地商户之殷实。康熙此次南巡到绍兴祭大禹陵,归途便驻跸西兴。

出了西兴,运河穿过一片乡野,很快来到一座带瓮城的县城,这便是萧山县。(图3)

瓮城边的城墙上还有一座水门,以便船只直接进入城内。运河穿城而过,三座形态各异的桥梁横跨于运河之上,出城后还有一座三拱石桥,桥头是一个商业繁盛的码头,岸边停泊着许多商船。萧山城内街市整齐,热闹非凡,主干道上搭有彩棚,为迎圣做准备。

从萧山县城出来,是一长段郊野风光,河网纵横,蜿蜒曲折,运河中,人们摇着乌篷船,顺流而下,一些大型船只则需纤夫拉行。浙东沿运河建有长长的纤道,画中描绘并不明显。河堤上,乡民们三三两两行走,差点让人忘记皇帝正在巡游。(图4)

戏台建在一座寺庙前,这便是柯桥镇的城隍庙。画中的这座三孔石桥,为融光桥。(图6)融光桥又名柯桥大桥,始建于宋代,明代按宋制重建,仍用原石料。实际为单孔,桥长17米,宽6米,高7米,净跨10米,有人认为画家在此闹了乌龙,将独拱画成了三孔,而且把急水弄的方位搞反了。将单孔的融光桥画成三孔的确是一个错误,画卷中出现了多座形态相似的三孔桥,这大概是画家简单处理之弊。

图6

出柯桥镇后,运河渐渐流出画外,留出大片空间描绘水乡之景,展现出一派宁静祥和之景。继续向前,经过一个小土丘,运河再次从画卷下方出现,沿河是一条店铺林立的街道,街后还有人正在新建房屋。经过一座吊桥,便来到绍兴府。这是绍兴府西北角的迎恩门,古时皇帝巡幸绍兴必经此门,故称“迎恩门”。

历史上迎恩门是从杭州进入绍兴的水陆要道。上世纪20年代,因修建公路,迎恩门城楼被拆除。2000年绍兴市政府在原址重建了迎恩门,让人感到绍兴古城厚重的历史气息。

运河在此绕了一个弯,从绍兴城西侧向南沿城墙流去,云雾中,还能见到远处有一座高峻巍峨的城楼,足见城市规模之大。这座城门很可能是常禧门,俗名“旱偏门”,是绍兴府的西门。康熙当年南巡很可能未进入绍兴城,直接乘御舟沿城外的运河去了大禹陵。但是,绍兴城仍然做了迎圣的准备,从瓮城进城后,沿主干道搭有彩棚,远处空旷之地为校场,数匹官马正在草地上嬉戏。下方有几座青翠的山峰,这便是绍兴城西的府山。

府山又名卧龙山,与城内的蕺山、塔山鼎足而立,峰峦崛起,凹谷串连,是绍兴城内有名的风景区。“卧龙山”之名始于五代,又因旧绍兴府署衙门设此,故又名府山。府山上古迹极多,山的主峰有一座八柱石柱,名“望海亭”。传说当年越国大夫范蠡因军事需要,在此建过飞翼楼,楼高十五丈,又叫鼓吹楼、镇海楼、越五亭。唐时建望海亭。明嘉靖十五年,绍兴知府汤绍恩重建,后毁,今又修复,仍名“飞翼楼”,站在楼上可俯瞰绍兴城。光绪年间的《绍兴府城衢路图》上,此亭标为“望越亭”,很可能就是清代的名称。(图7)

府山下有一座高阁,名“镇东阁”。之后便是繁华的街市。城中热闹非凡,商业繁兴,街道中还有数座精美的石牌坊,宫署、园林分散于市肆之间。(图8)远处有一座高塔。或为大善塔。塔前那条平直的河道从一道蜿蜒的城墙中穿出城外,这便是绍兴的南门,此处的城墙极为特别,在城墙外的河道外侧又建了一道半圆形的城墙,运河从墙下的门洞中穿过。从南门流出的这条河流为府河,贯穿绍兴老城区,自隋朝开皇九年(589年)至民国元年(1912年),一直是绍兴府城同城而治的山阴、会稽两县的一条界河。府河自南门南渡桥流入,经舍子桥、大庆桥、大云桥、清道桥、水澄桥、利济桥,折而向东,经小江桥、斜桥、探花桥、香桥,再转北向出昌安门,流入三江口。故同处一城,河东为会稽县,河西系山阴县。

图8

祠祀祥瑞

绍兴城是第九卷最壮美的城市,难怪康熙来到绍兴后,曾写诗赞美道:“越境湖山秀,文风天地成。南临控禹穴,西枕俯蓬瀛。容与双峰近,徘徊数句盈。我心多爱戴,少慰始终情。”

从绍兴城往东南,便来到了会稽山,第九卷的重点是康熙祭拜大禹陵。大禹陵,古称禹穴,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距绍兴城区仅3公里。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禹陵在中,为大禹陵的核心部分。禹陵以山为陵,坐东向西,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池岸建青石牌坊一座,由缓缓向上的通道入内,可见“大禹陵”碑亭,字体敦厚隽永,为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手笔,碑亭后的享殿为复建。禹祠位于禹陵南侧,祠外北侧有“禹穴”碑,祠内有“禹穴辩”碑。大禹陵碑亭北侧有咸若亭和碑廊,顺碑廊而下即为禹庙,为历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禹庙坐北朝南,周以丹墙,是一组宫殿式建筑群,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拜厅、正殿,这些建筑依山势逐渐上升,禹庙配以窆石亭、宰牲房、菲饮泉等景点。窆石亭在大殿东侧,亭中立有一块高约六尺的“窆石”,顶端有一个碗大的洞。相传这块窆石是大禹下葬时所用的工具。整体来说,大禹陵周围群山环抱,奇峰林立,若耶清流潺潺东去,郁郁葱葱的会稽山旁依赫黄色的殿宇,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势宏伟。

在画卷中,禹庙古松叶张翠盖,殿宇雄伟。康熙站立于禹池前,周围簇拥着众多身着黄马褂的宫廷侍卫,戒备森严,民众在路旁的田间跪迎,仪仗威肃。大批御舟停泊在左侧的河道之中。(图9)

画家着重描绘了禹庙,禹陵和禹祠进行了简化,方位也与禹庙平行,三组建筑似乎建在一块平地之上。实际上,禹庙前低后高,拜厅和大殿更是建在高台之上,拜厅前的台阶超过40级,在台阶下,拜厅需仰望。只是现在阶前和阶旁的树木过于茂盛,遮住了台阶,反而削弱了拜厅的气势。另外,窆石亭建在大殿东侧的山坡上,从此可俯看禹庙。画家还根据构图对禹陵周围的环境也进行了改动,使之成为背靠大山,三面环水,相对独立的平坦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南巡船只、随行人员及迎圣的民众,从而将大禹陵与会稽山进行了空间的分割,在卷尾以相对独立的篇幅表现会稽山之美,并以此作为结束。画家以典雅工丽的青绿山水描绘出会稽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其上,若云蒸霞蔚”的美景,山间古松苍郁盘虬,山涧桃花盛开,树梢仙鹤或飞或憩,山道上樵夫满载而归,好似桃源仙境。远处的群山之间还有一抹红霞,烘托出祥瑞之境。(图10)虽然由于地形地貌和城市化的进程,我们已无法对第九卷描绘的内容进行一一对应研究,但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史料,我们发现,《康熙南巡图》第九卷基本呈现了从钱塘江到大禹陵,百余里浙东运河沿岸秀美的山水风光,尤其是浓墨重彩地勾绘了绍兴水城“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奇丽景观。为了构图的需要,有时会对景物进行取舍和剪裁,甚至变动,将山水与历史事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当然也有遗憾,比如,对沿途形态各异的桥梁描绘得比较程式化,很多都画成三拱石桥;对运河边的纤夫有所表现,但对绍兴独具特色的纤道却未描绘;画卷中描绘了乌篷船,却未表现绍兴独有的以脚摇橹、船夫戴乌毡帽的风俗……尽管如此,《康熙南巡图》第九卷仍然是第一幅用长卷的形式描绘浙东运河两岸风景名胜、风俗民情的杰作,既是记录康熙伟业的历史画卷,亦是一卷优美的山水史诗。

本文内容系独家原创。作者:吕晓;编辑:李夏恩,走走;校对:薛京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