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康熙南巡图》背后的南京故事

方志江苏
2020-05-09 15: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明末清初,战事不断,大量土地荒芜,经济持续萧条。清朝入主中原以后,励精图治的康熙皇帝从稳定社会和发展生产力等战略需要出发,先后六次巡幸江南,均至江宁(今南京)。

第二次南巡回銮后,康熙皇帝决定以宏大的绘画叙事方法记述此行盛典,具体绘事由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宋骏业主持,《康熙南巡图》绘画长卷遂由“清初四王”之一王翚等人,历时6年数易其稿绘制完成。其中,描绘南京的画面分布于第十卷和第十一卷。(宋骏业、王翠均为江苏人)《康熙南巡图》第十、十一卷,堪称清初南京的《清明上河图》。在该画卷的背后,留下了不少康熙皇帝此次巡幸南京时的逸闻轶事。

康熙第二次南巡路线

南京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京师、留都,到了清代仍然是中国南方的“首善之区”。戏剧大家孔尚任在《郭匡山广陵赠言序》中言:“天下有五大都会,为士大夫必游地,曰燕台、曰金陵、曰维扬、曰吴门、曰武林。”江南城市独占三席,从侧面反映出东南大地对满清朝廷来说,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康熙南巡图》由通济门进入南京城内

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行走线路与首次南巡相似,沿着京杭大运河线路而行,途径济南、淮阴、苏州、杭州、绍兴后折返;然后巡幸江宁,当年三月十九日回京。据《康熙起居注》等载:玄烨帝于二月二十五日抵达南京,驻跸临时行宫“江宁织造署”。三月一日离宁返回。巡幸江宁的日程则为:莅临当天接见当地军政要员;次日谒祭明孝陵,返回江宁行宫后接受当地士民的盛情奏请等;二十七日赴江宁教场巡阅驻军、再赴鸡鸣山观象台巡视;二十八日继续接见官员,诫勉并予以赏赐等;二十九日于秦淮河畔体察当地世风民情。三月一日坐船启程由大运河返回京师。

《康熙南巡图》第十卷:江宁府较场(局部)

《康熙南巡图》第十卷所绘图景始于江苏句容,途经金陵南郊秣陵关,通过通济门进入城内,沿着“十里秦淮”河(亦称“内秦淮河”)畔再经三山街、内桥等地,抵达演武场,又经鸡鸣山直至后湖(今玄武湖)结束;而《康熙南巡图》第十一卷所绘图景则始于金陵城南大报恩寺,沿着城西外秦淮河,途径水西门、旱西门、清凉山等地,随后入江顺流而下,经过燕子矶、仪征等地直至镇江金山为止。

画家还在图中相继标有各处不同的地名文字。第十卷中就依次标有“秣陵关、通济门、秦淮河、钞库街、贡院、文庙、三山街、旧王府、内桥、通贤桥、较场、关帝庙、鸡鸣山、钟山、观星台、版籍库、后湖”等南京老地名,在第十一卷中亦依次标有“报恩寺、水西门、旱西门、石头城、弘济寺、观音门、关帝阁、燕子矶、大江”等南京老地名。

《康熙南巡图》第十卷:江宁府三山街(局部)

勉就舆情两日留

玄烨皇帝这次再巡江宁,所到之处呈现一派节日盛况,民众途中相迎,悬挂灯彩。当数万南京百姓得知皇上将于二月二十八日返銮后,在二十六日纷纷前来奉献谷物、鲜果等特产,并且叩请皇上再暂留数日,藉以满足群情之愿。玄烨答曰:“国家之用,虽尽出于百姓,朕兹南巡,民间之物,秋毫无扰”“至朕时巡事毕,已奏闻皇太后矣。明日发驾,不必勉留”。

民众相迎,悬挂彩灯

因此,他只是象征性地留下一撮米和一个水果,藉以安慰黎民殷勤来贡之意,其余物品皆如数退还。然而百姓依然在行宫外围聚,再三涕泣叩请,久久不愿离开。康熙皇帝见状“心则恻然”,这才决定“再逗二日,于(三月)初一启行”。

从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情况来看,类似的现象在其它地方也并不少见。然而他能决定在南京多逗留几天,足见其对该地的重视程度。他还在《江宁驻跸并序》中诗咏:“心勤民隐独谘诹,不为江山作胜游。白下回銮期已近,黔黎拥道欲何求?多怜野老堆盘献,勉就舆情两日留。二十八年宵旴意,岂图远迩慕怀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心境。

拜孝陵,游后湖

二月二十六日,天气放晴。康熙皇帝率领文武大臣前往东郊参谒明太祖孝陵。他来到明孝陵步行至享殿,先行三跪九叩顶礼,接着又到陵前行三奠酒礼,祭祀完毕后“赐守陵人白金百两”,以示慰劳。康熙皇帝六下江南,除了第四次南巡时让大学士马齐代为祭拜明孝陵外,其它五次皆亲临祭祀。

《康熙南巡图》第十卷:玄武湖(局部)

原来满清入主中原之后,视其为“异族”的江南民众“反清复明”思想颇为强烈。改朝换代在不少明代遗民文人心中,还可用“天崩地坼”等词汇来形容。孝陵作为朱明江山的重要象征之一,清初之际时常有人前来“哭陵”、或通过诗画咏叹,不断抒发内心忧郁、缅怀故国家山之情。而康熙皇帝南巡每次谒陵时,路上皆围观了不少老百姓。此举自然亦包含消弭满汉民族矛盾,以及进一步笼络江南民众尤其是汉族知识分子之用意。

参谒孝陵后康熙前往玄武湖,因为看见当地官吏用装饰良好的御船供其乘载,当场予以拒绝,而只肯坐一小舟泛湖。不过山光水色的大自然风光,还是给他留下了颇为美好的印象:“淼淼长湖水,春来发绿波。飞鸣下凫雁,朝暮集渔蓑。”接着巡察了明成祖朱棣敕建的金陵大报恩寺,他先是在该寺主持的陪同下,再度登上被誉为“中世纪七大奇观”之一的琉璃佛塔。环顾浮屠四周,眺览古都金陵的山川形胜,心情旷然欣悦,不仅咏道:“涌地千寻起,摩霄九级悬。琉璃垂法相,翡翠结香烟。缔造人功巧,流传世代迁。旷然弥远望,万象拱诸天。”

《康熙南巡图》第十一卷:报恩寺(局部)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皇帝六顾金陵,除了首次驻跸江宁将军署外,此后五次均居住江宁织造署。其中第三、四、五、六次南巡,皆由清代文学大家曹雪芹的祖父、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接驾。康熙、雍正二帝与曹氏家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里秦淮”察民情

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及南巡沿途的地方志等文献记载,康熙皇帝南巡时规定沿途所用经费皆由朝廷承担,同时时常下令蠲免当地本年度应交纳的钱粮或者上年度的积欠、甚至下年度的钱粮。又据《乾隆上元县志》等述:康熙这次巡幸金陵时,两江总督傅臘塔因为当地百姓苦于住房困难,向皇上“奏免房税”,离宁当天获旨恩准,当时手下官员“欢呼动地”。以此可见康熙南巡以体察明情为主,而非奢华享乐。

二月二十九日,康熙皇帝来到南京秦淮河畔巡察民情。但见“十里秦淮”一带彩坊绵延,张旗结彩,画舫凌波,万人围观,呈现出十分繁华茂盛的景象。人们亦可从《康熙南巡图》中,窥见到这一情形。随行的官吏纷纷奏请玄烨乘坐河中御船,观览这一久负盛名的江南人文胜境。

《康熙南巡图》第十卷:秦淮河(局部)

康熙皇帝面对这些铺张浪费的热闹排场,并不开心,便责问道:“朕自出京来,凡经过地方,民间之物一毫不用。前曾谕禁止结彩及预备船只,今此处为何又结彩、预备船只?”旁边几位官吏见状,立马感到有些不妙,于是灵机一动,赶忙打起了圆场:此现象乃金陵当地一贯的民风所在,过去每逢春夏之时,不少民众便常乘小船在秦淮河上游观;这次皇上幸巡前,官府已向百姓传达过谕旨,要求一切从俭、不得铺张浪费,但民众为了表达感恩皇上心愿,就是不肯听从,非要这么迎驾不可,不过这样的花费也并不多。数人一席话,总算才把玄烨给糊弄了过去。

 

    责任编辑:方志江苏6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