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帝曾兩次廢太子。圖為《康熙南巡圖》。資料圖片

上期說到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的故事,作為清朝第一位太子,也是第一位廢太子的胤礽,故事還沒有完結,半年之後又被父親復立,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呢?

其實說到底,就是康熙帝不捨得。在第一次廢太子時,康熙帝已經很痛苦,《清史稿》中記載︰「上既廢太子,憤懣不已,六夕不安寢,召扈從諸臣涕泣言之,諸臣皆嗚咽。」雖然兒子不肖,但始終是親生的,再加上康熙帝與太子生母孝誠仁皇后感情深厚,所以康熙帝真的不願意廢太子。

康熙愛皇孫 不忍廢太子

另一個原因則是出自朝鮮的史書《朝鮮王朝實錄》,當中提到胤礽的兒子弘皙深受康熙帝寵愛,就跟民間傳說中康熙帝因為看中了幼年的乾隆帝,所以才讓雍正帝繼位類似,記載說康熙帝因為喜歡弘皙,所以並不想處置胤礽。

不過,再怎麼不想,還是祭告太廟了,這下怎麼把事情解決呢?第一步當然就是為胤礽想個理由去解釋為什麼他要殺死父親,而古代最簡單的理由就是厭勝,即是巫術作法,類似拿長針去插稻草人之類。結果三阿哥胤祉站了出來,告發大阿哥胤禔出動巫術,而侍衛還在大阿哥家中搜出一堆作法用的物品,這樣就為胤礽找到開脫罪名的借口。

有了借口,但皇帝還是拉不下面子說要幫太子復位,於是就想出大臣眾口一詞擁立太子,皇帝見到民心所向,只好「順從民意」的劇本。結果眾大臣不照劇本行事,反而一起推舉八阿哥胤禩,令康熙帝氣得半死,只好放下面子,親自跟大臣們說,還是胤礽好。

眾大臣見皇上都親自說話了,自然「識做」,第二天一起上奏,請復立胤礽,康熙帝心滿意足,但還是「留中未下」,即是不表達意見,再過一段時間,眾大臣又再上奏,康熙帝才點頭。

就這樣,胤礽自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被廢後,經過半年時間,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成功復位,而大阿哥胤禔和八阿哥胤禩則成為犧牲品,被康熙帝打壓。不過,好景不常,胤礽太子之位只坐了三年,又再被康熙帝廢黜。

事情其實很簡單就可以理解,胤礽被廢後,群臣一舉推薦八阿哥胤禩,可見八爺黨實力雄厚,當胤礽再被立為太子後,他能不防八爺黨嗎?要對抗八爺黨,就要拉攏大臣加入自己一派,也就是自己也結黨,結果這一結黨被康熙帝發現,老父親又擔心這不肖子想要謀反,所以史書中記載「上察諸大臣為太子結黨會飲」,最終胤礽再次被廢,而康熙帝終其一生也不再立太子,直到臨終才公布下一任皇帝人選。

◆ 布安東(歷史系博士,興趣遊走於中西歷史文化及古典音樂。)

逢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