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代也有Vlog,一定是《康熙南巡图》的样子

如果古代也有Vlog,一定是《康熙南巡图》的样子

这是一生中最兴奋的一天……我刚刚卧游了一座中国城市,花了几个小时,徜徉在城里的街道中,上上下下,没有被固定在一个点上。
——大卫·霍克尼


1983年,当大卫·霍克尼这位存世最著名的画家,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一次看到中国画长卷《康熙南巡图》(卷七)时,被深深震撼。

那一晚,他跪在地上3、4个小时,静静地观看这件来自中国,长约72英尺的卷轴。

“随着卷轴的展开,我们似乎穿行于整个城市之间,与300多年前的3000多个人物擦肩而过,他们中甚至还有皇帝。这是一次异乎寻常的经历,对我一生都值得纪念。……它是如此激动人心、充满魅力。”

让这位存世最有名的画家惊喜不已的古代中国画是什么?让他惊叹不已的又是什么?

《康熙南巡图》是一幅巨大的画卷,由12个画卷组成,每卷都有20余米,总长度达300余米。

可以想象,若将12个画卷同时展开,那将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真的是堪比电影胶卷了,还未细看内容,仿佛就感受到了恢弘的皇家气象。这幅画描绘的是清康熙帝两次出巡江南的盛况。

▲《康熙南巡图》(局部)
▲《康熙南巡图》(局部)

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的24年间(1684-1707),他先后到江南一带作了6次南巡,这幅图描绘的是第二次南巡的全过程,包括沿途的城市景象、自然风光,皇帝的活动起居等,可谓面面俱到。

画面从京城永定门开篇。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初八,一队人马浩浩荡荡驶出永定门,康熙帝坐在高头大马上,在仆从的护拥下,踏上旅途,至浙江绍兴大禹庙,再经金陵城返京,全程54天。

由此而产生的“南巡图”,到底画了什么?

作品展示了乾隆时期中国生活的全景图,既有精细描绘的朝廷欢庆活动场面,也有日常生活的描绘,比如漕运、街市、购物、洗衣……

▲《康熙南巡图》(无锡至苏州段局部)

如果说古代也有vlog(即视频博客,影像网络日志),那它可能就像《康熙南巡图》那样吧!

这张十几米长的卷轴画,就像是一部纪录片,事无巨细的拍下了皇帝第二次南巡沿途的所见所闻,康熙帝本人在画中的每一次出现都是特写。

粗看时仿佛它的画面密密麻麻,看起来无比“官方”。但当我们拉近镜头,仔细的端详每一处景观和皇帝每一天的日程,又会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官员列队迎接皇帝

为何要制作如此庞大的“南巡图”?“南巡”又有怎样的政治意涵?

影视剧喜欢将皇帝的巡游描绘成风花雪月的故事,而实际上南巡有着深刻的政治目的。

清军入关时,满清民族与中原汉人之间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中原地区自古就是儒学盛行的文化区域,江南一带更是才子大儒文人云集,满清贵族作为一支颠覆传统民族与文化的“入侵者”,其深刻的矛盾不言而喻。

康熙六下江南,就是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对江南士人进行安抚。

此外,由于清初战乱不息,河道年久失修,江南一带河患十分频繁。这次南巡中,黄河堤岸180里,皇帝目睹了百姓受灾的惨况,与地方官员一起分析水患原因,商讨治理办法。

他游钱塘江,拜禹陵;到曲阜,谒孔林;赴南京,祭奠明太祖,途中注意查访吏治民情,广泛接见当地的名士,屡加抚慰,发现并擢升人才,南巡图不仅将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尽情收录,也将康熙皇帝的功绩印在了画纸上。

▲《康熙南巡图》中的运河

如何在画面呈现如此庞大的场景?又怎样体现康熙的文治武功?

如此浩大的画卷,绘制花费了三年时间,同时也成就了画家王翚。

康熙首次南巡后的第三年,年过花甲的王翚得到御史宋骏业、老师王时敏及其孙,户部侍郎王原祁等人的推荐到北京担任侍诏,主持《康熙南巡图》的集体绘制工作。

首先,画家们由王翚主笔绘制了12卷草图,草图与正本大致相仿,尺寸略小,呈给皇帝过目后获得批准。

草图通过后,画家们开始绘制正图。全图的总体设计和其中的山水树石,皆出自王翚之手,而图中的人物、动物、屋宇等,则由杨晋和其他画家合力绘成。


▲ 画家群体共同完成的作品

中国古代卷轴画是自右向左展开,随着长卷一寸寸铺展,画中的内容就像纪录片,在空间性和时间性上市一致的,自右向左描绘的是时间上由早到晚发生的事情。

康熙皇帝是这部影片的主角,每卷活动都是以皇帝的活动为中心内容,皇帝的身影出现在每个场景,就如同纪录片的主角占据大多数的镜头一样。

他的身边,通常拥有众多身着黄马褂的宫廷侍卫,御前扈后,倍加谨慎。而那些逼真的御用黄伞、卤簿仪仗、宫廷乐器、豹尾枪、仪刀、弓矢等等,无一不标示着大清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

▲ 《康熙南巡图》(局部)

长卷《康熙南巡图》有几大看点。

首先是山水风景。主笔王翚是著名的“清六家”之一,他的画风师法古人而又不拘泥于古法,几乎可以代表清代官式绘画所欣赏的那一种山水的面貌:笔法细腻匀称,远近之间虚实相称,清淡的设色满足了宫廷绘画“低调的奢华”的诉求。

▲ 《康熙南巡图》中的风景部分

其次是城市建筑。长卷就像展开的全景照片,将南巡沿途的城市建筑、道路交通状况,河流水文,交代得非常清晰,这些都是写实的绘画,具有史料价值。

今天的人们看到这幅画就等于看到了当年这些城市真实的样子,在照相术还未普及的年代,绘画就是凝固时间的艺术。

▲《康熙南巡图》中的建筑

比如,第三卷展现了群山环抱的济南府,康熙皇帝站在城墙上检阅士兵,身后的侍从仅仅跟随,济南城城门大开,南巡的先行骑兵从城里出发,进入连绵的山丘间。皇帝的日程与背景的城市、建筑相互呼应,静止的画面仿佛有了动感。

长卷的另一大看点是风土人情。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鲜活生动。《康熙南巡图》虽然是以帝王为主体的绘画,但描绘平民百姓生活的片段同样是充满生活气息的。

比如,第十卷描绘的是康熙一行人从浙江,返程途径江苏句容至江宁府的场景。沿途有江南农村的田园风光,有南京城主街道的概况,皇帝所经的街道都搭有长达数十里的彩棚。还有无数文人骚客醉心的秦淮河,沿岸繁华的街市店铺,屋宇商贾收眼底。

▲《康熙南巡图》中的风土人情

《康熙南巡图》继承了我国长卷风俗画历史的传统,吸取了《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优秀作品的精华,将宫廷的叙事和民间风土的描画融为一体,还配以高质量的山水风景。

《康熙南巡图》这项重要的“国家工程”,开创了“南巡图”的模式,为后来的《乾隆南巡图》、《姑苏繁华图》等作品制定了规范。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乾隆南巡图》

遗憾的是,佳作纵逃不过散佚的命运。现存于世的正本十一卷。

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第一、九、十、十一、十二卷,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珍藏第二、四卷,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珍藏第三卷,加拿大亚伯达大学博物馆珍藏第七卷,第五卷残本曾于2010年出现于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第六卷残本则收藏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某私人藏家手中。

2014年3月,法国波尔多一家拍卖行以189万欧元拍出正本第六卷。

这就是古代书画令人心痛的现状:被分割的书画流转于私人藏家和拍卖行之间,而普通大众想要一睹芳华,只能在博物馆的珍贵特展中,排上几个小时的队匆匆一瞥,令人唏嘘与遗憾。

▲《康熙南巡图》(第六卷)残本


关于《康熙南巡图》

⋄ 作品仍尺寸巨大,总长300余米,共分为12卷,以时间为线索,描绘康熙帝南巡的行程;

⋄ 画作将康熙南巡的全过程,画得面面俱到;

⋄ 南巡图不仅将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尽情收录,也将康熙皇帝的功绩印在了画纸上;

⋄ 作品也成为画家王翚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 作品各个部分散遗于世界各地公私收藏结构。

编辑于 2021-01-11 14:27